离病毒最近的幕后英雄——记北海市中医医院驻文明路院区核酸检测基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与新冠病人接触,却与新冠病毒面对面;他们不治疗新冠病人,却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精准依据;他们工作在距离病毒最近的核酸检测基地里,甘当幕后“大白”,他们就是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的北海市中医医院驻文明路院区核酸检测基地团队。
设立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文明路院区的北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基地承担着我市7.12突发疫情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检测的重要使命。疫情期间,基地人员共151名,均为闭环管理人员。他们主要是以北海市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精英团队为基础,还有来自柳州、河池、百色三个地市共68个医院的支援人员。实验室共配备11台提取仪,58台扩增仪,每日最高检测标本量为5万至 6万管,实行“四班倒”工作制,截止目前,共检测约226万人次的标本,仅用2天时间即建成我市公立医疗机构检测能力排名第二的核酸检测基地。
样本消毒后由专人接收入舱,检查排管后,就进入了检测流程。标本编号、试剂准备、标本提取、扩增分析、读取数据、信息再核对、上传结果,一棒一棒接力、一站一站交接,全程紧张有序、环环相扣、高效运行,共同筑起一条无缝衔接的检验链。一旦发现阳性样本,还需进行复核。看起来简单的步骤,涉及到很多精细操作,检测人员要穿着又闷又热的防护装置,全神贯注操作程序,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还会连续工作 10多个小时。核酸提取过程与新冠病毒咫尺相对,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十几个环节一步都容不得半点分神。面对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艰巨考验,检验人攻坚克难,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地完成检测流程的每个步骤。
核酸检测结果凝聚着全体检测基地人辛勤的汗水。数字的背后,是检验人默默的奉献。
李轶春作为市中医医院医技支部书记、医学检验科主任和检测基地总负责人,自 7月16日接收第一批核酸检测任务以来,勇挑重担,带领他的检验团队不眠不休,奋战在一线,探寻新冠病毒的“蛛丝马迹”,用实际行动诠释检验人的奉献精神和初心本色。彭云娟、吴秋萍连续几天未合眼,时刻坚守在基地,负责信息收集及上报、调度物资管理、联系人员等工作;质量管理及接收标本负责人邓家庆、张琼方,带领着可爱的“大白”们不舍昼夜,精准录入。还有负责转运标本和医疗垃圾的工作人员们,一层层楼梯见证了他们的坚持与付出!
来自各地支援的基地工作人员中,有孩子妈妈、孩子的父亲,他们放下家中一切冲上前线;还有很多90后的年轻人们,大家毅然选择奔赴战场,从不畏惧!从 60后到 90后,没有人抱怨一句,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默默付出的一群人,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强大的实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技术支持;用坚实的臂膀,守护了美丽北海的健康安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替我们负重前行。
向检验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