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选择CT与MRI检查
MRI作为继X线和CT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神经系统、肌肉组织、腹部实质器官等部位、脑部功能成像都有着绝佳的优势,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中。然而磁共振检查收费普遍比CT高,采集时间比CT长,导致大部份人认为磁共振检查要比CT清楚,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CT与MRI(磁共振成像)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适用范围。
一、成像原理
每一项检查都有它的优缺点,CT与MR也不例外,虽然两者外观大致相同,但是它们的成像原理截然不同。
CT是穿透人体后由于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密度差别的图像。
MRI是利用原子核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并转换形成图像。
二、优缺点
CT的优势在于成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对于一些不配合的患者要求低,易于完成检查。因此,婴幼儿、危重、急症患者,CT应作为首选检查。但是,CT是利用X线进行检查,在扫描检查时是会产生一定的电离辐射。
磁共振的优势在于利用射频激发共振产生图像,无电离辐射,磁共振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其劣势在于MR成像时间较长,噪音较大,对于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对于那些体内带有铁磁性植入物以及幽闭恐惧、危重症病人,均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三、适用范围
首选CT检查的疾病:
系统 | 主要疾病 |
颅脑疾病 | 创伤性颅脑急诊、急性脑出血、动静脉血管疾病等 |
胸部疾病 | 肺结节、支气管扩张、肺炎、肺占位、胸部外伤及胸膜病变等 |
心血管疾病 | 冠状动脉病变、各种主动脉、肺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
|
消化道疾病 | 食道异物、结肠(CTC检查)及小肠(CTE检查)的病变 |
泌尿系病变 | 泌尿系占位、结石及阻塞性病变
|
骨关节外伤 | 骨折、骨肿瘤、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等病变,尤其是骨三维成像,对骨折显示更直观明了 |
备注:CT成像可进行后图像后处理重建,通过VR、MPR、CPR、VE等 后处理技术给予显示,直观性好,能准确、全面、立体地评估病变的范围、程度等,满足临床的诊断的需求。 |
首选MRI检查的疾病:
系统 | 主要疾病 |
头颈部疾病 | 头颈部占位及炎性病变、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尤其是急性脑梗塞早期检出率较高 |
脊柱脊髓疾病 | 脊柱发育畸形、占性、感染性病变、椎间盘病变、椎管肿瘤、鉴别脊柱的新鲜或陈旧性骨折、脊髓炎症、脱水鞘及占位性病变 |
神经系统 | 对于面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腰骶丛神经都有良好的显示 |
骨关节、软组织疾病 | 隐匿性骨折、关节软骨、韧带、肌腱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软组织的占位及感染等病变 |
腹腔、盆腔脏器病变 | 腹部实质器官占位性病变、急慢性胰腺炎,尤其是小肝癌早期的发现,对于肿瘤的分期及周围侵犯、转移、淋巴结等情况均有良好的显示。MRCP技术对胆道系统疾病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
总结:所有影像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瑕,当用一种方法不能完全满足诊断时,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方法综合考虑,最后达到诊断目的。